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3 17:10:06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写事方法,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与学生对话交流,恰当选材,突出文章特点。

3.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将事情记叙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恰当的选择写作材料。

2.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情感,初拟作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课前预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人发现了长着脸谱的南瓜。有一户人家的大花猫和小老鼠竟成了好朋友……像这样有趣的事儿不胜枚举。请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然后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二、指导课堂作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许多新奇有趣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有趣的事。

1.认真交流,共享素材。

⑴小组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趣事。

同桌练说(要介绍得知趣事的来源;要突出这件事的有趣;要详细的`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⑵全班同学交流趣事。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上述方法练说。在交流的基础上选择写作的素材。

2.明确写作要求,初步完成作文。

⑴同学们,请你选择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写一篇作文。

⑵练习写趣事,要明确中心,指导学生在书写行文时要条理清晰,要层次分明,语言要准确、生动,真正写出趣事的“趣”以及自己对趣事的真实感受。

⑶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修改草稿,誊写作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完成作文之后,互相阅读,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该交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特别介绍清楚?)

二、学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三、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四、誊写作文。

五、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订正错误,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评学生作文。

教学过程:

一、点评本次习作情况,给予表扬,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二、复习习作要求。

三、优作欣赏。

四、各自修改,订正。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3

重点: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难点: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二、正字音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四、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

一、提问字词,复习旧课。

二、分析

1、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找出本文论点。

2、第二段如何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非常有说服力。

3、第三段如何论证?

4、分析二僧之南海之事。找出去之困难的`体现,僧贫者能至和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

5、最后一段怎么样扣住论题再论证?

三、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 ……此处隐藏682个字……>3. 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4. 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 日积月累

1. 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2. 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3. 有感情地朗读

4. 试着背一背

5. 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 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图片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解、思考母爱及深远意义。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3.从文中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味探究法 ,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

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也是最早尝试白话新诗的创作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白话文学史》(上)、《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等。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选自《胡适自传》。

三、整体感知

1、积累字词

文绉绉( zhōu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穈( mén)

庶( mén)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翳( yì):旧时称祖父的妾

2、理清脉络

(一)“我”的童年 1-4 铺垫引入

(二)“我”的母亲 5-13 主体叙述

四、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切入对课文主体的学习。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提问:哪个词语最能反映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感谢)

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赏析探究

1、在第一部分找出一个能概括“我”性格特点的词语。说说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

文绉绉—— 身体弱 母亲管束 乡人认同

2、文章叙述了“我”童年时代的哪些事件?作者感到惋惜的事有哪些?

(1)童年学习和游戏:喜欢看书爱学习 最活泼的游戏

(2)失去了两次机会:不能学音乐 不能学画画

3、前3段及第4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童年生活,除了看书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撼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前3段为下文写母亲作铺垫,而且与结尾相呼应。

第4段自然过渡,引入对母亲的回忆。

4、4-7自然段哪些句子概括母亲的品行?在文中划出。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是我的

严师,我的 “慈母。”

5、 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 每天要“我”反省错误

(2) 督促“我”勤奋学习

(3) 惩罚“我”说轻薄话的行为

(4) 为“我”舔病眼

6、 概括这些文段的内容?

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与慈爱。

五、体会情感

文章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 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例:“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从这些极为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六、课堂小活动

(本文段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她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日夜操劳,作出了无尽的奉献。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下面,请大家仿照本段落的写法,讲讲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并谈谈你的感悟。)

七、作业:完成一课一练。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

十 上 土 干 工 正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十:横平竖直,是悬针竖

上:垂露竖,上面的横稍短,下面的横略长。

工:上面横短,下面横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7、比一比,改一改

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